10分钟学会基于三维的可视化教程——热力图 - 文章专栏 - 模袋云
前言:“数据可视化”一词想必大家在2019年都不陌生,无论是“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空间”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借助一块可视化的大屏来进行展示。但绝大多数可视化的项目还局限于类似下图的一些二维图表。
在这次的系列教程中,我们将通过M·Build引擎来对传统的可视化项目进行三维升级,让每个开发者做出来的项目都可以这样的酷炫。
整个系列教程暂时分为四部分:
1、热力图 (区域内的人流、温度等指数监控)
2、道路亮化模拟(城市规划道路,建筑周边场地,逃生路线指引的模拟等)
3、实时摄像监控 (安防监控)
4、运动物体代替模拟(道路车辆,人物运动的模拟等)
一、教程
1、数据来源
热力图的数据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于现场IOT设备数据的导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温度传感器 2)CO2烟雾检测器 3)高清人流摄像头
设备通过网络的方式传输数据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上。
2、上传模型、绘制建筑轮廓
由于建筑模型都有自己的轮廓和楼层,所以要对体积热力图对建筑整体做轮廓匹配。
3、调用API、导入数据
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数据导入M·Build引擎,调用我们热力图API渲染接口,在这里我们事先为大家准备了sample,直接参考这个链接:
https://api-samples.modeloapp.com/#multi-layer-volume
热力图生成好之后,和模型进行合并,生成最终的效果。
二、应用场景
热力图可以用来表现人流、温度、信号等数据信息,根据这三种内容,我们可以将热力图这一可视化的方式应用到景区、商场、办公写字楼等区域,做人流的实时监控以及消防预警等。
例1 以下为模袋某客户制作的某会展中心模拟的人流热力效果,深色代表人流量密集及CO2密度高的区域,浅色为人流量稀疏密度低的区域
最终可以结合图表的的形式做综合的表现,发布到会展中心的大屏系统,根据热力图展现其各区域的温度情况及分析得出各展厅的舒适度情况。
例2 在某项目中,我们以上海陆家嘴为中心,做了周围人流数据统计并通过热力图的方式进行了展示,方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分析。
本期的教程和应用案例就到这了,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或者疑问,请给我们留言。下期教程再见。
转发文章并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引擎试用:
相关阅读: